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办公电话:0432-64811520 


中国蚕学会第十五届家(柞)蚕遗传育种 学术研讨会

文章附图

中国蚕学会第十五届家(柞)蚕遗传育种

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召开



2023年7月28日,由中国蚕学会主办,中国蚕学会蚕遗传育种学专业委员会、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吉林综合试验站和吉林省蚕学会承办的中国蚕学会“第十五届家(柞)蚕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在吉林省吉林市召开。开幕式由中国蚕学会蚕遗传育种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永强主持,中国蚕学会理事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代方银教授,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王军,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唐琳分别致辞。来自全国各地有关大学、科研院所、试验站、蚕种场、生产推广等单位的14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









王军总农艺师在致辞中强调,蚕在国人心中具有特殊地位,几千年来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福祉。近年来,吉林省实施农业强省战略,把种质资源选育和保护体系建设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省蚕业科学院现保育有44个蚕种质资源,依靠优越的柞林资源和品种优势,吉林省承担了我国北方80%以上柞蚕种茧繁育任务,为我国柞蚕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种源保障。







他还提出,在夯实种业建设基础上,吉林省把包括柞蚕在内的园艺特产纳入“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促进了柞蚕产业发展。目前,柞蚕业已发展成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富民产业,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蚕学会理事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代方银教授在会上提出当代蚕桑产业突出表现为经济、生态、社会、文化价值并举的总体特征,是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优秀产业。蚕桑具有生态绿色、循环利用、汇碳降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文旅科普和综合经营的载体功能突出,快捷增收、适应面广、形态灵活,升级可塑、拓展增值、潜力巨大等诸多优势特征。







这些特征适应乡村振兴的多方面需求,决定了蚕桑是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并将形成农业生物经济的优秀特色模式。当代蚕桑要坚持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巩固我国在全世界蚕桑科技领域的创新中心地位,科技赋能、创新利用,更好地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唐琳提出要加强家(柞)蚕遗传育种和良种繁育工作、夯实优质茧丝原料生产基础、强化产品研发扩大内需稳固出口,在新的发展阶段,茧丝绸行业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发挥好行业在乡村振兴、激活内需、改善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开创“十四五”我国茧丝绸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随后的议程中,会议围绕家(柞)蚕种质资源保护创新与利用、遗传育种基础研究现状与生物技术育种应用,优质高产、强健抗性、特殊用途等多元化实用品种培育和良种繁育技术,进行了探讨。会上,中国蚕学会理事长代方银教授、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所长谭安江研究员、西南大学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潘国庆研究员、山东农业大学张升祥副教授、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李喜升研究员、江苏科技大学沈兴家研究员6位专家作大会主旨报告。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张美蓉副研究员、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员艾均文研究员等来自全国各地的16位专家代表就家(柞)蚕遗传育种、人工饲料、家蚕分子生物学、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等先后作专题报告。







报告会后,中国蚕学会理事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代方银教授前往吉林省柞蚕种源基地,现场探讨了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事宜。




代方银首席在调研中肯定了吉林柞蚕蚕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提出要从“大食物观”的角度深刻解读柞蚕产业发展,要进一步做强柞蚕产品综合利用研究,实现品种综合提升与多元发展并举,支撑复兴时代“大蚕桑”创新发展。



会员登录
登录
留言
回到顶部